自吸泵因使用方便,很多客户愿意选择使用。但有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自吸泵吸不上水,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1.自吸泵水箱内未加储液或储液不足。自吸泵第一次使用前应加满水或相应介质,达到引流的目的。
2.吸入管路漏气:吸入管漏气比较难检查,简单方法有:
(1)轻柔物体法:用轻容的物体,薄纸条或柔软的羽毛等,在水泵运行时凑近所怀疑的漏气处,观察物体的飘动情况。同理,可用烟雾照此法操作(请注意是否禁止明火)。
(2)机油法或肥皂水:对难以查明的进气点,可在确定的大概进气部位涂上少许或肥皂水,很快被吸走处即是进气处。
3.吸入管道堵塞或泵腔被堵塞,请检查清理。
4.吸程过高或吸入管路太长,请选型注意管路要求。
5.泵出现泄漏,请修理或更换 。
6.叶轮损坏或者磨损:更换新叶轮。
7.自吸泵进水管道需做单独支撑,受力点不能在泵体上。否则可能会导致泵体被拉裂。
离心泵的分类很多,它是依据不同的结构特点而划分的。
一、按工作叶轮数目来分类
1、单级泵:即在泵轴上只有一个叶轮。
2、多级泵:即在泵轴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轮,这时泵的总扬程为n个叶轮产生的扬程之和。
二、按工作压力来分类
1、低压泵:压力低于100米水柱;
2、中压泵:压力在100~650米水柱之间;
3、高压泵:压力高于650米水柱。
三、按叶轮进水方式来分类
1、单侧进水式泵:又叫单吸泵,即叶轮上只有一个进水口;
2、双侧进水式泵:又叫双吸泵,即叶轮两侧都有一个进水口。它的流量比单吸式泵大一倍,可以近似看作是二个单吸泵叶轮背靠背地放在了一起。
四、按泵壳结合缝形式来分类
1、水平中开式泵:即在通过轴心线的水平面上开有结合缝。
2、垂直结合面泵:即结合面与轴心线相垂直。
五、按泵轴位置来分类
1、卧式泵:泵轴位于水平位置。
2、立式泵:泵轴位于垂直位置。
六、按叶轮出来的水引向压出室的方式分类
1、蜗壳泵:水从叶轮出来后,直接进入具有螺旋线形状的泵壳。
2、导叶泵:水从叶轮出来后,进入它外面设置的导叶,之后进入下一级或流入出口管。
平时我们说某台水泵属于多级泵,是指叶轮多少来讲的。根据其它结构特征,它又有可能是卧式泵、垂直结合面泵、导叶式泵、高压泵、单面进水式泵等。所以依据不同,叫法就不一样。另外,根据用途也可进行分类,如油泵、水泵、凝结水泵、排灰泵、循环水泵等。
泵的防腐与保温对于泵的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。大家都知道泵的输送介质大都是具有腐蚀性的,而且介质温度不同,腐蚀程度不同,如何提高泵的防腐和保温效果?
防腐蚀是泵的首要问题,在氟塑料泵的使用过程中要按照操作规则进行,这样可以提高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,同时也能有效减少误操作带来的机械故障所造成泄漏、渗漏事故,减少设备的腐蚀问题。氟塑料本身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特性,只要我们平时注意不对其造成损坏,注意环境条件就行。
还有就是交流输电线感应腐蚀的防护,一般来说交流电引起的腐蚀比直流电小得多,大约为直流电的1%以下。但是当高压交流输电线与管道平行架设时,由于静电场和交变磁场的影响,对金属管道感应而产生交流电流,这时对管道的影响和危害却不能忽视,在交直流叠加的情况下,交流电的存在可引起电极表面的去极化作用,使腐蚀加速。除尽可能避免或缩短平行段的长度外。
保温措施也不可少,尤其是在低温天气。如果设备是封闭式储存设备,那么就要针对输送管路和各个连接处阀门进行保温处理。如果是开放式储存槽,那么就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有效控制,清除掉可燃易爆的物体,最好可以对储存槽周边进行加温,确保介质不会凝固。
English
产品
新闻
关于
首页